中中恳亲会合照引起对父亲的回忆和缅怀
图文/杨迎夏
近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原广东侨办主任吕伟雄先生发出几张老照片并说明:这照片有点久远了,可照片里面的人物,在我们中山老一辈人的心里并不久远。是啊!人老了,许多事都变得“越近越朦胧,越远越情浓”了。这是一群从投身教育始初便历尽时代磨难却又不屈不饶倾情教育事业的名师。细细想来,正是他们在中山教育阵地的精心不倦的耕耘,哺育出一大批中山土生土长的社会骨干,也正是这样的社会骨干,齐心奋力把中山抬上了“四小虎”及各种各样领奖台的。这样的人在过去所创的业绩,所留下的风尚,中山是应该大力发扬的。我们正在策划教育的名师后人追忆前辈的教育情怀,令往事并不如烟。但点燃这一烟火,需要寻找教育名师的后人。我期望能与以下教育名师的后人取得联系:李庆余、李镜澄、孙具瞻、宋杜来、黄华键、何蔚高、郭葆旋、谢欣、萧海涛等。愿圈中朋友助一臂之力!
我看到其中一张图片有我先父(前排右四)位列其中,那是当时在第二届世界中山各中学同学恳亲大会上的大合影,地点是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前。父亲杨国伟时任仙逸中学中高中毕业班语文老师,是受到那次大会表彰的教师之一。我父亲在图片中手捧的得奖品,一直摆放家厅里。我以前没见过这张照片,在微信上请吕主任有空发张原图照片给我,以作家庭纪念。他欣然答允,并希望我以生活小事为素材,追忆一下我父亲倾情教育的往事。
我记得我过往文章中,有一篇有关我的家事和父亲的。那是我多年前在中中同学会网站发表的《回归岐海九曲(六)闲话家事》。我在中中网搜索出来,并转发给了他看。他看后说:这文章极好,有后续吗?我答他只这篇写家事及提到父亲的,当时在“中中网”写了一个回乡省亲的一个系列,其它前后篇文章是写其它中山见闻。
当时,在中中网《回归岐海九曲(六)闲话家事》中我写到:
回乡的日子,大部分的时间与家人在一起。我尝试用短暂每一天时间的相聚,去换取过去每一年的分离。
回到家父亲的第一句说话是:“多年了!”我应着“是是”内心也是感叹着。
而在我回来前,隔着一个大洋,父亲在电话那头说:“你不用急着回来,我们身子还硬朗,过两年也不迟。工作重要。。。”但当我回到家,在闲谈之中,他提到一位老同事的儿子每年都回来两次。这让我更加感慨,老人家心里想的与电话里说的不一样,但深深地暗示着一种血浓于水、难以言表的父子之情。
中国传统有云:“父母在,不远游。”而我,正刚好违反了这条古训,也常为此不安。个人负籍远走加国,父亲最初的是不理解,他在给我的信中说:“需要时间去接受”。到后来,在我困难的和关键的时期,他给我鼓励和支持,也是在信中说:“人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令我记忆犹新。多年了,我们还保持着这种最古老的通讯方式:写信。
这次回来,他再次当面询问起我的加拿大专业注册资格的事,我把详情给他说了一下,他说“不容易。我们感到很欣慰。”而他再问到我的英文问题,我告诉他,我在公司交流就象我们现在用石岐话沟通一样。他说“不错,年纪大了才学,不易。”从父亲口里得到这样的话语,使我深感到: 多年的坚持,找到了最重要的认同。尽管我真正做到的,跟他想像中的还有一段距离,但是能带给父辈一些期许的满足,也给自己带来一丝抚慰。
父母亲(前左)参加学校组织的饮茶活动
父亲是退休的高级教师,观念和看法都比较传统。他跟我说话,有时还保持几十年习惯了的讲台上的角色。他有着大多数普通人那样的同情心和正直心,在四川地震的时候,他在电话中说:“这次灾难太惨了,但全国人都很团结,精神面貌很好!”这些规范式的话那次在我听来是那么顺耳,就象那些平时我不感冒的口号,那一刻竟让人莫名感动。让我这个远离祖家的游子,也感同身受。
他虽然已退休多年,但还保持着阅读和关心时事的习惯,家里还订有如《秋光》等的杂志,还有时去老干之家阅读。每天看电视新闻,是他一天最重要的节目。他非常按时地收看,并且分时段连看好几个台。有时候,有线控制中心把一些港台的敏感片断屏蔽,他就转到其他内地台,看相关的更多资讯,并把这关注变作为一种闲谈。
每天到街市买菜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一项运动,而且至今家人还保持吃新鲜的习惯。他喜欢在饭熟的时候蒸菜,说这样够原汁原味,让我在回家的多天里,享受到如此地道的家菜乡味。
他说起来也是中中校友,曾是中山师范和华南师范的学生,曾当过羊城晚报的文化记者,后在华侨中学、龙山中学和仙逸中学任教过,是高级职称的教师。现在退休多年了,但工资每年都在增长,这令人颇感意外 —— 原委是国家越来越重视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即使退休了,也保持着一个长收入的机会。现在他是很满意每月的退休金的,那足以使他能安渡晚年,也给我这个不在身边的儿子能得到些心安。他现在每月都会与旧同事参加学校组织的饮茶活动,大家见见面,聚聚旧,交交流,常去有莲兴酒店等。今年9月教师节,正是我在家的日子,他应教委的邀请,到新落成的京华新世纪大酒店赴晚宴。回来后,他说又长了三百元工资,满足之情溢于言表。
在家里,父亲还保持着我的一些旧书本,我回来时,他说如还有用就拿去吧。那些书本很旧了,是我多年前读书和工作时用过的。在这些书本中,还夹杂着一些旧相片集。在相片集里,我看到了父亲过去的工作照,照片中他正在辛勤地评改作业,写照着父亲工作的黄金岁月。
相册里父亲过去的工作照
母亲也是教师,曾在第三小学和高家基小学任教。现在她为了帮忙照顾我的一对小侄子侄女,每周有多天与他们居住在一起。现在小侄子到桂山中学读高中,要寄宿在学校,周末才回家,她就有多些时间回父亲处了。平时早晚就两老电话问候,周未就多在一起。两老之间有时还挺客气,父亲说他住院时是母亲照顾他,他现在很懂得感恩。
在这次回家我们三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母亲问父亲:“你看,阿仔虽多年才回来,但一回来了,又感觉不太久了。现在不就是跟他去广州读书放假回来一样吗?”父亲点头“是。”我一时语塞,感到幸福莫过于此刻。
父亲踏实做人、朴实无华的人格,对我有比较深的内在影响。“我们是农民底的。”这是父亲常说的一句话。父亲是贫农家庭出身,凭着自己的毅力和努力,从一个赤贫之子通过努力考取和就读师范学院中文系,先成为记者后来成为高级教师,从广州到中山,也经历了不少的时代的磨难,是一步步在困难中和坚持中走过来的。在我最初从离开中国到美国和加拿大,到海外希望开展移民生活的时候,也经历过一些心理落差的关口,我们这样子知识分子出来的人,在海外最初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处境,在过往我们已经有一定的位置,但在海外因为语言不通和学历经历不获承认的情况下,我们变成了什么都不是的人。这个时候人是最容易动摇和后退的。在进退之时,我想起父亲以往口中常说的那句话“我们是农民底的”,让我卸下了一切爱面子的精神负担,是啊我们本来一无所有,可以重头再来过。我在一段时间的犹豫后,选择了从最普通的工作做起,经历了多份不同行业的基层工作,除了谋生之外,还让自己沉静下来融入到海外的生活中去。工作之余,在省政府的对“建筑业专业移民”重新执业支助项目的支持和指引下,我选择了选修“建筑工程认证课程”,在移民后的第四年完成了课程,获得卑诗理工学院(BCIT)毕业证书及通过学校的平台获得专业工作,回到了我的本业建筑设计上来,之后获得了卑诗省技术专业委员会(ASTTBC)的专业认证证书,这样一做就已十几年过去了。我的人生轨迹虽然与父亲不尽相同,但传承了父亲在困境中坚持的信念。我的努力的结果也从父亲的口中得到到认可。
回看以上这篇旧文,虽已10年有余,但事情却仿如昨日。我和父亲,除了每年在我回乡时相见交流外,其它时候就以电话和写信的方式联系,此外还有《中山侨刊》也名附其实成了我的“家书”。自多年前,我开始在中中网发表侨讯及文章,有一些发给中山侨刊,开始与侨刊结缘。父亲是读者,他也会偶尔点评一下,对每一次的文章图片都看得仔细。因他总是先于我收到刊物,他总在电话那头告诉我新一篇文章是什么内容。这样的通过侨刊的这个媒介,父亲和母亲对我的海外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
说到教书方面的事,我印象较深的,是父亲有很多的学生每年过节都来探望他。其中,有一位来自斗门(以前属中山县)的叫阿培的学生,自我小时候就与我父亲这个他的老师开始来往,每年到家作客,直到父亲前年10月中旬去世时,他也有来作最后一别。这可印证父亲在倾情教书育人领域收获桃李芬芳的一个侧面。
一张中中恳亲大会的图片,引发我的思念之忆,仅以此缅怀我的父亲。
杨学兄!我不是阿楊!他是70~76年在高家基小学启蒙,三年级读了两次。
七.八年前,我去西区寄东西,也见学姐的俩母女,我吾寄了,我是怕见熟人那类,但心水又很清,心理辅导过也无效,恕我躲闪!不说令慈是谁说算了。祝福你新年纳福,工作进步,家庭幸福!(再度纳彩)and may your father rest in peace.
谢谢您!同祝您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您好: 匿名!我猜妳是艾琳,我好奇是的老同学的慈母~是我那位师尊,我是71~76年,与佘医生等在高家基学启蒙。“怕失礼于你们,谅我…..”。谢谢!
請問是高佬揚嗎?
杨工:我想起阿红母亲,也是校长“白沙湾小学”姐弟都是校长,教育家。
有时间告诉我令慈母是谁!我志杨,恩文等都是高家基“反修小学”的。
你好,猜不到你是谁?
杨工:李镜澄是Jessca舅父,叫郑老师问她应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