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山新叶茂薪火永相传

一中校史馆一角。

一中校史馆展品。

曾几何时,“夕阳照钟楼”是萦绕在众多一中学子脑海中的一幕。如今,在孙文中路上中山市一中的旧址(现已改成电大),还能看到这座见证了一中成长岁月的钟楼,静静地矗立在校园之内。2009年,中山一中完成了最近的一次易址,离开七星初地,离开孙文路,离开那座古老的钟楼,但治学严谨的态度却一直没有改变。

在中山的教育史上,中山一中曾经创下过多个“第一”,它曾是中山最大的书院,也曾是中山最早的新式学校。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时期兴建的丰山书院,曾一度是中山规模最大的书院,再往前,甚至能追溯到康熙年间的铁城义学。今年,中山一中就要满106岁了,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都有着不同的表现:革命时期,师生们都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积极投身革命;发展强国时期,良好的三风(即校风、学风、教风)以及不俗的素质教育为中山、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风雨百年,弦歌不辍,本周,记者走进这座百年老校,来探寻它的成长轨迹。
●抚今追昔:学校已易址钟楼依旧在
沿着扒沙街往月山公园走去,有一段古老的城墙,它是古铁城城墙保存至今的唯一遗址,见证着这个小城自南宋立县以来八百多年的春秋冬夏。它的背后是中山一中的旧址,如今已交付电大使用,就是在这里,一中度过了它的“童年时光”。许多中山本地人都知道,一中初中部旧址所在地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是一中的校园了,换言之,一中在孙文中路上“住”了六十余年。穿过自动开启的大门,沿着入口处的台阶拾级而上,就到中山一中初中部这座老宅院。
一中有一座标志性建筑,那就是12柱9洞的仿欧式钟楼。据相关资料记载,钟楼建于1929年,是一栋二层半连廊的建筑物。而今,在现代建筑材料的包裹下,楼上的大钟已不在,唯有“程藻辉纪念亭”几个大字没有改变。对于曾在这里就读的学子来说,钟楼已经成为了母校的代表,2009年,市一中初中部正式搬迁到金字山下,与高中部连成一片,很多已经毕业的学子纷纷回到母校,与这座年龄超过80岁的老钟楼合影留念。有些海外的老校友担心,母校搬迁后再也看不到“夕阳照钟楼”的美好场景了。
考虑到这一点,一中在新建校舍时特意在初中部的广场上兴建了一个钟楼,外形完全仿照老钟楼的形制,连尺寸大小也基本一样,在顶楼的位置依然建成了四角穹顶的造型。这座全新的钟楼将和老钟楼一样,伴随着学生们度过他们最美好的青葱岁月,成为他们中学生涯的陪伴者和见证人。想必,很多年以后,也会有一批从这里毕业的学子,惦记着母校的钟楼。据了解,一中和大信新办的大信学校,也将建起一座钟楼,即使校址变了,钟楼,依然是一中不变的标志。
除了钟楼外,校园内还散布着一块块刻着“立志”、“立诚”、“立品”、“正学”的大石头,让人想起丰山书院时代的“立约十则”。走在簇新的校园里,似乎还可以闻到康乾年间的书香。现代和古典,传统和创新,在这所校园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它的载体就是学校极具特色的校园环境。
●口述历史:丰山书院曾是香山文明教化发源地
“丰山书院是由清康熙三十一年的铁城义学发展过来的,我们编校史的时候认为,从义学到书院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这么推算,一中的历史还要往前推溯几十年。”一中贾学斌老师是学校校史馆的筹建负责人之一,他告诉记者,当年的义学就坐落在达德街文昌庙侧。根据乾隆年间的《香山县志》记载,乾隆十三年,知县张汝霖在铁城义学旧地前修建了讲堂、校舍和廊房。乾隆十五年,知县暴煜又购买下其东侧空地,建起东、西斋舍二十间,南北轩各五间,北曰“寻乐斋”,南曰“鉴亭”。两旁还各建起廊房三间。随后购下学前民居,创建讲堂五间,名为“毓秀堂”。堂后坐落有“居敬斋”等。此后学院扩建不断,其建筑规模宏大可居香山书院之首。在“菊花状元”黄绍昌主讲丰山书院期间,书院内还曾有一间专门藏书的“寿香楼”。这位毕生致力于经史研究的饱学之士虽家境清贫,却将大部分薪俸捐献出来,用于购置经史图籍,供教学用,且方便学生借阅,打破了“秘而不宣、藏而不用”的惯例。
“当时,丰山书院可以说是整个香山地区的文明教化发源地。”贾学斌介绍说,从清乾隆至清同治期间,香山县共建有书院二十一所,丰山书院无疑是当时本地最具影响力的学府,当时,没有图书馆,没有报社,书院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同时身兼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于一体。
作为香山县内的一大建筑地标,它还见证过两件香山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清嘉庆十五年(1811年),时任广东总督百龄曾在此驻节,代表朝廷招安了横行珠江口的汪洋大盗张保仔;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农历七月初八,虎门销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统兵驻入香山县城,也曾把行营设在其中。
1896年丰山书院改为丰山官立高等小学堂,它是中山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小学。1908年,易名为丰山官立中学堂,后又更名为香山县中学。这是香山县的第一所中学,也是中山一中历史的开端。民国元年(1912年),丰山官立中学堂改称为香山县立中学。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香山县改名中山县,该校改名为中山县立中学。在抗日战争期间 (1939年至1945年),中山县立中学与中山县立师范学校、中山县立女子中学合并为“中山县联合中学”,迁往南屏、澳门、恩平办学,抗战胜利后仍恢复中山县立中学旧名。1985年中山县改制建市,学校也随之易名为中山市第一中学。
●另眼观史:变的是校址不变的是治学精神
去年是一中105岁的华诞,筹备多时的校史馆对外开放。位于学校行政楼一楼的校史馆,占地600多平方米,校史馆用文字详细介绍了学校从铁城义学到丰山书院,再到中山一中长达321年的悠久历史;记录了部分杰出校友的人生轨迹,展出了学校珍藏的荣誉奖杯奖牌、校徽、校友录、名校友传记等资料。校史馆内一角仿制旧式学堂,可供观看校史视频、影音资料,校史馆内还设有多个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展示学生风采的照片。
为了给母校庆生,九十多岁的老校长何蔚高坐着轮椅重游校园;中山一中的年轻老师,搀扶着几十年前从中山一中毕业的外公外婆参观校园;一批批老校友,纷纷捐出了自己珍藏已久的纪念物。
满头白发的何蔚高一出现在中山一中校园,就被学生们围得严严实实。1946年2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工程专业的何蔚高走进了中山一中,从此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一名普通老师到学校副校长,何蔚高的教学故事至今还被其学生津津乐道:他教书不主张学生死记硬背,照搬他的方法,而是着重启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使用比他更好的解题方式。他 “画图不用圆规、画虚线不需直尺”是当时一绝。看着学校从孙文中路搬至兴文路,学校规模、影响力不断扩大,何蔚高满脸笑容说“很欣慰”。
百年岁月里,一中校址、校名都几经更迭,让人深思的是,对于中山一中而言,百年里,不变的是什么?在筹办校史馆的过程中,贾学斌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是:“无论校舍如何变化,历史的印记都无法抹去,丰山学院时代治学的严谨精神仍在薪火相传,我们的新校训都是从当书院的十则中脱胎出来的。”复制的钟楼只是外化的一个载体,更重要的是,从当年丰山书院的“立约十则,曰:一立志、二立诚、三立品、四正学、五明经术、六供史学、七屏外务、八戒虚声、九正文体、十习书”,到如今的新校训“立志、立诚、立品、正学”,这所百年老校治学严谨的态度一直没有改变。
百年一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表现:革命时期,师生们都有着良好的革命光荣传统,积极投身革命;发展强国时期,良好的三风(即校风、学风、教风)以及不俗的素质教育为中山、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不少中山人一家都是从一中毕业的。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兴建校园,改革开放后的一度重建、扩建,到二十一世纪的搬迁新校址;从1955年的20余个班级,到现在的140个班级,7500多名在校生;从当年私塾教育惠及乡里,到现在的桃李满天下服务国家,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中人在历史长河中所做出的努力。
不管学校的名称如何变更,无论归属于哪一个年代,每一位“一中”校友都不会忘记他们在这所校园里度过的那段少年时光,成长的烦恼、纯真的友谊、青春的飞扬、理想的追求……薪火在此相传,弦歌从未中断。
岁月经纬
★1748年,丰山书院成立,为当时香山县内最大的书院,1908年,易名为丰山官立中学堂,后又更名为香山县中学。这是香山县的第一所中学,也是中山一中历史的开端。
★1928年,由于另设一所县立高级中学,学校的高中部与另外两所师范学校的高中生转入该校,校名改为中山县立第一初级中学。次年8月,县立第一初级中学与县立高级中学、县立第二初级中学合并,复名中山县立中学。
★1949年12月27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代表小组接管学校,为纪念之,特定此日为“校庆日”。
★1953年3月,学校改名为石岐市第一中学,几经易名,1983年,学校改称为中山市石岐第一中学。
★1985年2月13日,学校更名为中山市第一中学,至今。
★1998年,高中部投入使用,一中开始了一校两部,统一领导,分部运作的新纪元。
★2009年,初中部迁往金字山下,与高中部连成一片,实现资源共享。

来源:中山日报海外版 作者:文/记者禹媚 图/记者付希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