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华文化摆上加拿大的餐桌

郑宗励

郑宗励近照(记者 文波 摄)

(来源:中山日报海外版  作者:文/记者 廖薇)

1955年,十三四岁的少年郑宗励离开家乡中山濠头,远渡重洋,第一次与在加拿大菜园谋生的父亲会面。随后,他在北美洲大陆翻开了人生的新一页。

如今,他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王国。他的富运有限公司(Olympic Distributors)是加拿大首屈一指的特色进口食品经销商。它成功将一批中国人喜爱的名优食品引入西方市场,受到当地华人华侨的欢迎。别具中山风味的豆豉鲮鱼罐头,就是由它首次引入加拿大。同时,郑宗励还积极参与华人社区建设,为推广中华文化不遗余力。

“他是一个仁慈并富有同情心的人(Gracious and sympatheticto people’s needs)。”采访中,助手游燕萍快人快语。她告诉记者,郑宗励为人随和,无论做生意,还是做社团,都尽心尽力。虽然,他不善言辞,但遇到困难,总是有求必应。因为对社区的杰出贡献,郑宗励获得了“最杰出移民奖”等多项荣誉,并于今年又获得了英女王钻石勋章(Queen Diamond Jubilee Medal)和加拿大卑诗省社区贡献奖(BC Community Achievement Award)。

改革开放破冰之旅将豆豉鲮鱼罐头引入加拿大

从美国修读完土木工程回加拿大后,年轻的郑宗励遭遇了职场歧视,当时的雇主大多倾向于聘请本地人。但见一封封求职信如泥牛入海,沮丧失望之余,他萌生了白手起家的念头。他首先创立修车厂、洗衣馆等传统华人企业并经营至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则转向食品贸易。他的富运有限公司 (Olympic Distributors)现与各西人主导的市场,如沃尔玛、7-11等著名连锁超市都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游燕萍是郑宗励的得力助手,她告诉记者,中国改革开放后,移民加国的华人数目也日益增多。身在异国的他们,尤其思念家乡的味道,这让郑宗励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她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从香港移民至加拿大,当时在唐人街也很难找到自己喜欢的华人食品。因此,郑宗励和她回中山寻觅合作伙伴,在当地外经贸部门的穿针引线下,他们开始将中山的名优食品引入加拿大,这其中就包括 “珠江桥”牌豆豉鲮鱼罐头。

“当时铁城崇义会的会员有两千多名,看到家乡的豆豉鲮鱼罐头很是兴奋,因为这是第一次出口至加拿大。”她说。

为了让乡亲们品尝到来自家乡的豆豉鲮鱼罐头,郑宗励他们没少费功夫。首先,罐头的包装必须符合加拿大对进口食品的要求。游燕萍说,豆豉鲮鱼罐头之前之所以难出口加拿大,在于其罐头盒的椭圆形容易密封不足,导致漏液。为此,他们与食品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多次协商,并派专人来中山监督指导生产。半年后,包装终于过关了。

游燕萍透露,其实,该项目一开始就陷入困境。加拿大人口少,但移民多,对商品的品种要求丰富,而当时加拿大的经济比较虚弱,要打开产品销路,需要雄厚的经济支持。虽然,他们的公司与中山外经贸下属的七个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但真正与其经营范围相关的公司只有少数,且远在大洋彼岸,鞭长莫及。但郑宗励没有过多考虑问题, 他独立承担了风险。“我个人觉得这其中很有市场潜力,应该发展下去,二来看到乡亲们的热情,不想让大家失望。一旦关门,多年建立的联系就会中断,所以多困难都要坚持下去。”至今,他们与中山水出集团仍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可惜,五六年前,受孔雀石绿事件影响,他们中止了该商品的经销。游燕萍惆怅道,孔雀石绿渗入土壤,污染了鱼塘的生态环境,起码需要二十年才能消解掉。不过依然有许多老顾客怀念它的味道,屡次询问何时再售,但本着对顾客负责,他们还是等安全隐患消除后再做考虑。

■传播华人饮食文化以真诚的心赢得西人的市场

郑宗励他们也对当年的豆豉鲮鱼罐头念念不忘,市面上那么多的豆豉鲮鱼罐头,味道还是中山的最好。“来自中山的鱼质很不一般,口感特别。”

游燕萍对当年将豆豉鲮鱼罐头介绍给西方人时的情况记忆鲜明 。 “西方人很少吃用油浸的食物,特别里面还加了豆豉,看上去黑乎乎的。 凤尾鱼经过酥炸,可以整个吞食,鱼骨头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成问题,但西人一闻到豆豉鲮鱼的味道,还是露出一副想吐的表情。”为了让当地市场接受,他们特意做了产品演示,一面展示,一面解释,其实它是由新鲜鱼肉经过油炸后才装入罐头的。他们最终获得了机会,让这个看上去有点可怕的产品在当地连锁超市上架 。 “这些连锁店一个品牌下面就有上百家的分店,要说服他们并不容易。之所以愿意接受,因为当地华人众多。”

“我们也教育西人怎么吃华人食品。”游燕萍称,喜爱豆豉鲮鱼的顾客仍以华人为多,不过其他中国食品也很受西人的追捧,如凉茶。在他们眼中,这是草药配制而成的糖水。现在,他们的产品顾客除了来自广东的老移民,还有来自其他中国城市的新移民。

因为服务优质,富运声名远播,很多大公司也慕名而来,要求与他们合作。

它现在拥有超过2500家门店的分销网络,是加拿大名列前茅的特色进口食品经销商。所经营的食品也早已不仅限于中山特产,还有来自中国香港、东南亚、美国、菲律宾等地的名优食品,包括史云生、李锦记、Dole、王老吉凉茶等著名品牌。他们还创立了自有品牌,如经营高品质罐头食品Diamond品牌,以及产品相对平民化的Sparkle品牌。

此外,郑宗励家族当年经营的洗衣店也转型升级。郑宗励说,现在,开洗衣店也不再是华人的专属,印度人和意大利人也加入其中,而且公寓普遍配有了洗衣机,行业竞争激烈,而支撑他们屹立不倒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贴心的服务品质。他们的客人往往惊喜的发现,不仅衣服洗好了,上面的污渍、皱痕、甚至掉落的纽扣,也被一一解决了。

郑宗励认为,让生意长久的秘诀在于诚实守信 , “你不能骗人,做生意不是做完一次就算了,对客户要有服务意识,所谓客户至上。”游燕萍告诉我们,其实,这些年来,他们也遭遇过是非,但都本着做好本分的心去面对,最终赢得认可 。 “西人想法很简单,就是讲真,如果你骗过他们一次,就不会再相信你。而我们正是以西人的方式做生意,不说谎话。”她说,以进口豆豉鲮鱼罐头为例,因当地有需求,有别的代理商通过香港入货。但他们却不会为了赚钱而瞒天过海,而是如实告知客户其中的风险。

挽救中华文化中心举办免费敬老宴传承中华孝道

除了经商有道,他们还积极投身于华人社区发展中。如今,年逾七旬的郑宗励还担任了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加拿大铁城崇义总会、温哥华洪门支社、郑荣阳总堂、中山濠头侨所等多个社团的主席或社长。游燕萍也一如既往地追随左右,做他的得力助手。

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三十八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两年前,主席郑宗励任命游燕萍为该中心的行政总监,情况开始有好转。

该中心拥有物业和三千多名学生的中文学校,租金和培训收入本来可观,但在2011年9 月游燕萍却被财务和会计告知,中心入不敷出,需要关门大吉,哪怕郑宗励再捐出二十多万现金,还有一百多万的债务。她仔细查看了收支情况后发现其实是管理不善造成。通过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措施,如免除没必要的加班,取消二十四小时的空调开放等。渐渐,中心成功扭亏为盈,并开始启动文化福利项目,首当其冲的便是弘扬中华孝道文化的老人宴。

游燕萍回忆,第一次举行老人宴时正逢圣诞节来临,当时中心尚未完全走出财务难关,但由郑宗励的富运有限公司出资,邀请五百多名老人免费就餐,并赠送小礼物,给孤单的老人送去节日的问候。当时,这是前所未有之事,因为该中心从来都是给人以“窘迫”的印象。

两年来,免费长者宴已成功举办了五次,今年10月,看到老人们开心的样子,游燕萍暗下决心,将它由原来的每年举办两次,增加至每年四次。在今年12月21日又将迎来一轮庆祝。除了宴请,他们还准备了丰富的文化节目,既有传统的做大戏,也有学生们的才艺表演。出色的业绩也让游燕萍赢得了“Su-per Lady”的称号,在众望所归中再度连任。

游燕萍称,该中心还拥有博物馆和礼堂,她希望能充分利用这些公共设施,将中华文化星火相传。“过去,华人为了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往往热衷于西人的生活方式,连中文也少说了。但现在,中国人的地位提高了,学中文,习东方礼仪也成为热潮,我希望能将礼义廉耻、尊师重教等传统中华美德传给我们的下一代。”她有点担忧的是,现在参加社团的多是退休人士,像她这样六十多岁的也算“年轻”了,她希望社区工作能涌现更多四五十岁的移民为骨干,也吸引更多新生代的参与。

明年,是加拿大铁城崇义总会成立一百周年,郑宗励他们计划邀请中山的朋友和分布世界各地的分会代表共同庆祝这个重要的时刻,也让年轻一代从中了解老一辈海外华人的奋斗史,他们能够拥有今天的辉煌,离不开先辈的艰辛付出。

相关链接将中华文化摆上加拿大的餐桌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