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山新叶茂 英才满天下

——丰山书院与中山一中

老建筑仅剩程藻辉纪念亭,师生称为”钟楼”。(市档案馆提供)

81届高中学生在”钟楼”前合影
丰山学堂师友32 周年联欢摄影纪念

沿着扒沙街往月山公园走去,有一段古老的城墙,它是古铁城城墙保存至今的唯一遗址,见证着这个小城自南宋立县以来八百多年的春秋冬夏。它的背后,是现今中山市第一中学的初中部。不久,这里的学生将搬去新的校舍。
2008年12月27日,中山一中将迎来它的百年华诞,沿着岁月的经纬,中山一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时期兴建的丰山书院。这座悠久的学府,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都在中山教育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其名,在当地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中,”一中”曾开创了许多个”第一”。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许多中山人也留下了他们毕生难忘的成长记忆。

从最大的书院到最早的小学

“丰山书院是由清康熙三十一年的铁城义学发展过来的。”退休的老校长何蔚高告诉记者,当年的义学就坐落达德街文昌庙侧。根据乾隆年间的《香山县志》记载,乾隆十三年,知县张汝霖在铁城义学旧地前修建了讲堂、校舍和廊房。乾隆十五年,知县暴煜又购买下其东侧空地,建起东、西斋舍二十间,南北轩各五间,北曰“寻乐斋”,南曰“鉴亭”。两旁还各建起廊房三间。随后购下学前民居,创建讲堂五间,名为“毓秀堂”。堂后坐落有“居敬斋”等。此后学院扩建不断,其建筑规模宏大可居香山书院之首。在“菊花状元”黄绍昌主讲丰山书院期间,书院内还曾有一间专门藏书的“寿香楼”。这位毕生致力于经史研究的饱学之士虽家境清贫,却将大部分薪俸捐献出来,用于购置经史图籍,供教学用,且方便学生借阅,打破了“秘而不宣、藏而不用”的惯例。
从清乾隆至清同治期间,香山县共建有书院二十一所,丰山书院无疑是当时本地最具影响力的学府。作为香山县内的一大建筑地标,它还见证过两件香山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清嘉庆十五年(1811年),时任广东总督百龄曾在此驻节,代表朝廷招安了横行珠江口的汪洋大盗张保仔;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农历七月初八,虎门销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统兵驻入香山县城,也曾把行营设在其中。
有资料称,丰山书院学生曾“集合附课者三百二十余人”。当时,香山县内,“弦诵之声遍于四野”。 为巩固政权,笼络汉儒,大清朝的乾隆皇帝实行了“优礼文士”,一度受到抑制的书院又重新兴盛起来。
然而,清代的书院多为考课而设,为科举服务,其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等为主,丰山书院也不例外。自开设之始,它便对童生立约十条:一立志,二立诚,三立品,四正学,五明经书,六攻史学,七屏外务,八戒虚声,九正文体,十习书法。
然而,甲午战败以后,书生们无法再“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理念和学术思想随武力与商品涌进中国。进入近代,曾被西方学者认为“最具形式理性、平等精神和个体主义色彩的中国科举制度也在内忧外患的不断冲击下弊端尽显。1898年,康梁变法,提出废科举、兴学堂等一系列主张。丰山书院的改革却比他们更先一步,早在 1896年改为丰山官立高等小学堂,它是中山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小学。
此后,除了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学堂里的学生们又多了一门课:策论。

“林老虎”时代的“县中”

1908年,丰山官立高等小学堂易名为丰山官立中学堂,成为当地第一所中学,百年一中的历史从此拉开帷幕。
在中山市档案馆今年举办的50周年藏品展上,我们看到了一张颁发于1912年的小学毕业证。证书上标明高等小学学制为四年八学期,史学、国文、经学、体育、英文、音乐等十二门课程及任课教师均列于其上, 证书获得者——张普钊的毕业成绩为六十九分二厘。毕业证的捐赠者、张普钊的儿子张仲伟告诉记者,因教育改制变换了称谓,证书上所说的 “香山县官立第一高等小学”其实就是“丰山官立高等小学堂”。
今年九十岁的张仲伟先生也是“一中”的校友。回想少年时光,他对丰富的校园活动如数家珍:戏剧比赛、环市赛跑、班际旅行、黑白画社、校庆展览会、教授织藤木工的手工课、毕业班学生自办的小卖部等等,但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校长林卓夫。“他对学生管教很严,我们都叫他‘林老虎’。”林校长往往在考试第二天便让老师们改好卷子,学生们早上进校门时最担心的,就是听到他当众宣布自己不及格的消息。
李健德在 《林卓夫其人其事》中记载有这位校长严明治校的诸多事迹:林校长每天必早坐在校门口,校门的铁闸仅可过一人,逐个观察学生所穿的校服,如衣服领巾、帽子、纽扣等有不正之处者,则不准进入校门。但对贫困学生他也颇为体恤。一次,有某学生没有戴帽,林不准其进校,但该学生争辩说:“帽子失掉。”林斥之曰:“为什么不买回 ?”答曰:“没有钱,请借五角去买。”林果给予这学生五角钱买帽子。学生阮某家中贫困,但其勤奋好学,成绩优良,林卓夫特批准他半工半读。毕业后,这名学生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中,成为“抗先队”的一名骨干。
为保证教学质量,林卓夫不徇私情,不畏权势,坚决拒收入学成绩差劣者。除了重视智育,他也很注重学生的体育成绩。学校的体育老师中不乏当年参加远东运动会的运动名将,如陈行、邱广燮、曹廷赞等,他们培养出了不少体育人才,如擅长铅球、铁饼、标枪三项的黄森鸿。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县中雄踞本市球坛。参加1935年全省运动会田径、球类项目的中山运动员也多来自“县中”。

英才辈出满天下

民国元年(1912年),丰山官立中学堂改称为香山县立中学。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香山县改名中山县,该校改名为中山县立中学。 在抗日战争期间(1939 年至1945年),中山县立中学与中山县立师范学校、中山县立女子中学合并为“中山县联合中学”,迁往南屏、澳门、恩平办学,抗战胜利后仍恢复中山县立中学旧名。1952年,石岐建市,学校改称石岐市第一中学。1971年改为中山县石岐第一中学。1985年中山县改制建市,学校也随之易名为中山市第一中学。
然而,不管学校的名称如何变更,无论归属于哪一个年代,每一位“一中”校友都不会忘记他们在这所校园里度过的那段少年时光,成长的烦恼、纯真的友谊、青春的飞扬、理想的追求……他们在此收获的一切,并不随年华的老去而褪色。经过了时间的酝酿,这点点滴滴的回忆愈发回味无穷。
对“一中”怀有深情的不仅是它的学生,还包括那些把青春奉献给学生们的老师。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946年2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工程专业何蔚高走进了 “一中”,从此与它结下不解之缘。从一名普通的老师到学校的副校长,以及全县数学学会会长,一直到1973年调去纪中,五年后又调回了“一中”。他教数学很有一套方法:不主张学生死记硬背,照搬他的方法,而是着重启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使用比他更好的解题方式。他那一手“画图不用圆规、画虚线不需直尺”的绝活至今仍为一些同行和学生所津津乐道。他于上世纪50年代倡导开办的 “公社班”,使得“一中”首次向农村敞开了初中招生的大门,让更多农村孩子得以享受优良的城市教育资源。当时,顺德的家长,以及澳门知名人士马万祺等也送子女到一中读书。
今天,当年的老建筑仅剩存程藻辉纪念亭的“钟楼”,继扩建了高中部后,初中部也将从原址搬入新的校舍。尽管时过境迁,但往事历历在目。在这里,他曾与师生们一道,在经历战火洗礼后的校园内一边上课,一边修复战争给学校留下的创伤。他曾经拥有好几次的调职机会,但最终还是因为“一中”而放弃。他说,他舍不得这座尊师重教的校园。尽管在“文化大革命”时,他曾被自己的学生剃掉了一条眉毛,并被打倒在地。
“我对他们没有意见,那时候我儿子也上台说要跟我划清界线。”何蔚高并不怪罪学生们当年的年少无知,让他感到莫大感动的是,就在他最困难潦倒的时候,仍然有学生上门来看望他、安慰他。
这位91岁的老人保存有一叠厚厚的通讯录,上面满满地记载有他所知道的“一中”校友的名字,他们中,有科学家、艺术家、医学专家、英国华侨领袖、美国大学教授、香港报业才子、还有许许多多目前在省市不同岗位担任相当职位的领导骨干……“一中华龄整百年,前身书院始清乾,紧跟形势奋向前,英才辈出满天下”。何蔚高一脸骄傲地对记者吟作了一首小诗。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发布日期:2008年12月22日  作者:记者 廖薇(图片由中山一中提供)  网站编辑:彭方刚

俊永

俊永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