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万人行博爱薪火24载

核心提示
一座令人过目不忘的城市,一定拥有自己的特有“脾性”,就像重庆麻辣火锅的暴烈,上海吴侬软语的甜腻,广州叉烧包的绵软。城市的特性宛如凝心聚力的“密码”。如果你是中山人,你一定会明白;如果你来过中山,你一定会听说;如果你现在才了解,你一定会被感动。24年前的一个夜晚,一万多人涌上街头,将心中的爱尽情挥洒。慈善万人行,万人行慈善。这股爱的洪流,历时24载,薪火相传,至今不熄,感动中山,也感动了中国。
在又一个湿润的早春,人群从桂山岐水再次奔涌而来,黄色的队伍是年轻的志愿者,黑色的人群是沉稳的中年人,粉红的是妇女幼儿代表。人群汇集,融合成五彩斑斓的画布。把镜头拉得近点,24 年的行走似乎没有形成负担和疲倦,他们依旧兴高采烈,笑容挂在嘴角,期待含在眼中。
在这条长河中,汇聚着公务员、知识分子、企业老板、外来务工人员、普通市民;也汇聚着海外华侨、港澳乡亲……他们彼此并不相识,博爱的名义把他们紧紧连在了一起。涌动的人群中,陌生人以眼神交流,用微笑问候。
轻雾弥漫的人流中,你看见十杰市民方阵里两鬓斑白的百岁义工胡汉伟吗?105岁高龄并没有妨碍他矫健的步伐,他的笑容如同清风拂面,那是一种收获的淡定与满足。在众人的簇拥中,他或许还会偶尔忆起40多年前那场人生变故——
那是1964年吧,一场猛烈的台风席卷了许多石岐人的老屋,然而一张比台风更疼痛的医院鉴定报告来到他面前——严重心脏病和坐骨神经炎,“准备坐轮椅吧,他的余生将在轮椅上度过。”医生的嘱托让老人几近崩溃。生存还是毁灭,站着还是趴下,这个哲学命题于他显得如此迫近。纠结之后他毅然选择了站着生存。“虽然有病,但我要努力活着,还能做些对别人有益的事情。”他主动提出义务在莲塘社区做社区工作,一干就是40年。1988年,中山“敬老万人行”正式启动,已经83岁的他便和许多志愿者一样,在社区挨家挨户宣传、组织捐款,积极参加到游行队伍中。2005年9月,100岁的胡汉伟送给自己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加入中山市红十字会的义工队伍,成为其中年龄最大的义工。施与受永远是左右手,谁能想到他的“施”让这位被医院宣判了“无期徒刑”的老人,赢回了人生,也震撼了世人。在胡汉伟的感召下,他的儿子、孙子、孙女都加入了义工行列,这一家庭被称之为 “义工之家”和 “爱心之家”。
人群中的老人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大家在讨论他长寿的秘诀,老人总笑而不语,爱的力量有多么巨大,看看他,一切都无需多言。
天空微雨轻扬,人却越聚越多,大家在等待一个美好的时刻:2010年中山十杰市民刘志刚、罗东代表中山市民将一张捐款支票交给万人行总指挥。7869.05 万元!再次刷新了历年捐款纪录,而实际上,在过去的24年中,中山人的捐款总额已经累计达到了近8亿元。这个看似天文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中山人默默的付出。
2001年2月的清晨,市红十字会门口的树枝抽出了新芽。
工作人员上班不久,门外走进了一位老太太。她从包里拿出一沓钱,表示要捐给慈善万人行。“总额是多少?”老太太平静地说:“6万。”“一次捐这么多,家人同意吗?”“支持!”说话间,老人的老伴从屋外走了进来,老伴说,捐款后,他还要陪老太太到医院打针,因为老太太这几天正感冒呢。红会的工作人员恳请老太太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老人却执意不肯,只透露说自己是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工作人员只好说收据一定要写上姓名,老太太才签上了自己的姓名——吕有琼。
你或许已经忘了她的名字,更记不住他们捐款的数目,因为每年万人行的队伍中行走着千千万万的李有琼、赵有琼……他们有小商贩、企业职员,也有外来打工者;这些捐款既有几元的,也有高达数万元的,正是这点点滴滴汇成了爱的洪流。
二月的南国,依然有些春寒料峭,微雨沾湿了行进队伍的衣襟。慈善就像一座命运的天平,正是有着那么多处于灾难与辛酸中的人们,才会有如此多人施与。
你一定还记得那个17岁少年陈志豪吧,2004年10月,志豪被确诊为白血病,一家人顿时陷入悲痛与迷茫,强烈的求生欲望,让志豪在痛苦的化疗过程中坚持下来,但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庞大的治疗费用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当父母实在无法筹到治疗费用时,处于高烧中的志豪提笔向市领导写去了求助信。志豪与病魔抗争的坚强感动了市领导,他们纷纷到他家里探望,并安排有关部门将他送到市人民医院治疗,志豪在治疗期间仍没有放弃学习,坚持在病床上完成了初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随着媒体的关注与宣传,善良的人们纷纷行动起来,以义捐义卖等不同方式筹集善款,2005年8月,来自红十字会以及社会各界的捐款已经达到了19万元。不幸的是,爱心没能在与病魔的较量中获胜。2006年2月1日,17岁的志豪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她的母亲和父亲,却在红十字会的帮助下成为志愿者,“社会各界的恩情我们一辈子都还不完,施比受有福,现在能回报的就是在他走后,我们有机会帮助其他人。”
行走在慈善万人行的队伍里,你身边的人总会有着这样或那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但是他们的身上都流淌着一种共同的血液,你可以从中品读出丰富的词汇——爱心、善良、温暖、关心、扶危、济困、助残……一次了解普通民众对“慈善万人行”活动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有94.9%的民众都不同程度地了解和参与了慈善万人行。它就像当年“雷锋”等符号一样,进入了中山人新时期的精神状态。
难怪作为“新中山人”,第一次参加慈善万人行的市委书记、代市长薛晓峰在行进中也感叹:“以往在电视里看到中山慈善万人行,十分浩大,但第一次亲身加入才发现其间的感动。我们建设幸福中山和谐社会,每个人都是分子,分母是什么呢?那是共同的价值追求,而慈善万人行就是最好的价值载体,一定要把它越办越好。”
这个载体牵引着海外无数中山乡亲,每逢正月十五就会赶回家乡。你听到了吗?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们,用白话向乡亲问好;你听到了吗?鼓号队的乐手们,憋足了劲,向观众们敲打着爱的节奏;你听到了吗?你听到了吗?喧嚣的锣鼓,唱和着醉龙、醒狮的独特舞步。
一代伟人孙中山认为,“博爱”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他把 “博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视为理想的最高境界和追求的最远目标。一个世纪以来,孙中山的故乡——中山人一直在用行动实践先生的理想。历时24载,从慈善走向博爱,从博爱走向和谐,慈善万人行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沉淀着中山人的精神情怀,成为一张城市名片传递到世界各地。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奖”、“全国十大公益品牌奖”、“南粤慈善奖”,慈善万人行一路斩获,2008年它还摘取了全国公益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 “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称号,被誉为“中华民族慈善文化的一面旗帜”。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由此延伸出的主题 “博爱,和谐——让城市更美好”,也作为中山参与2010上海世博会的城市形象,向全世界展示这座博爱之城的特殊“基因”。而刚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我们的节日·春节——中华长歌行》中,慈善万人行再次亮相,感动中国。
你是否还在疑惑,中山的“脾性”到底是什么?其实不用多想,只要走在人群里,感受着,行动着,在伶仃洋畔汲取了咸淡水文化的中山人一定会让你知道。代表普世道德文明的符号红十字,跨越国界、跨越地界,朝着一个共同的追求走到了一起。这个共同追求是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看!方阵里,有人掀起了一块红绸缎,四个大字映入眼帘——“幸福中山,感动中国!”共沐爱的长河,谁人又不被感动呢?

(据中山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