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回味,在温哥华排档

口述:老郑  执笔:阿杨

才饮岐江水,又食加鳟鱼。

没有食武昌鱼的福气,但还是有飨闻名的温哥华三文鱼的机会。但移民初到贵境,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是否一切可习惯的心情?特别是吃了几十年的中国胃、中国味蕾。。。到了西蕃国,不知要否要改变饮食习惯?不知要否要学拿刀叉、啃干面包、吃沙律?

真实情形是,我们到埠后,买的煮的吃的都是中国菜。孩子们说感谢我们做的好菜,他们每天可省下两个小时的时间以作休息、学习或为侨社作些编辑的工作。

可是如果到外面食,面对各国各种不同的饮食,我们还会有不踏实的感觉。这不,到埠一个多月,要做生日,外孙女建议去吃韩国餐,食“泡菜”(Kimchi)。但抱着凡事尝试的心情,就让她订了位。

不知是否老天安排照顾我的中国胃的缘故,因为那个韩国餐馆的五人台窄逼得要命,大家商议后改去另一家唐餐馆。

我们的车在温哥华的国皇大道(Kingsway Ave)上游戈,最后转进了离家不远的维多利亚街(Victoria Drive)的一处餐馆。

看到那熟悉亲切的中国字和陌生的英文字,我没有彷徨,有的是好奇和快意,悠然走进那个叫什么“记”的馆子。

那一切亲切不陌生的摆设,与中山的排档茶餐厅不无异样。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是他们餐牌上写着、口里叫着的什么“和菜”,让人有点一头雾水。。。不是到了唐餐馆吗,为什么菜名叫着日本人的“和和”?

嘿!原来他们叫是“四和菜”“六和菜”的是多少个菜套餐的意思。这些套餐通常还有一个菜和老火汤送呢。于是,我们点了一个“四和”。因今天是做生日,就外加一个长寿炒面。

这里的菜牌中英文并用,为方便外籍人士,与我们同时就餐的就有不少老外。。。嘿嘿,其实我们才是“老外”。顺便把菜的英文名也抄下,聊当学外语。

快意,回味,在温哥华排档

外孙女最喜欢豉汁炒蚬(Clams in Black Bean Sauce),说多年前她在这家吃过。

dsc00170

这个是五香萝白牛筋腩煲(Beef Brisket & Tendon Hot Pot),惹味诱人。

dsc00171

那个是红烧班腩煲(Braised Cod Fish Hot Pot),清香浓郁,应到是“年年有余”的意头。

dsc00181

我点的蚝皇北菇扒菜胆(Braised Chinese Mushroom w/ Vegetable in Oyster Sauce ),青翠丰厚。

dsc00173

送的是葱油走地鸡(Steamed Range Chicken),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dsc00182

女儿点了长寿银芽肉丝炒面(Shredded Pork w/ Bean Sprouts Chow Mein),贺我生日呵。

dsc00179

这些酱料也是家乡的模样,不过是英文字而尔。

这样的餐馆可叫茶餐厅或“排档”。“排档”是个来自广东的词汇,指敞开式的简易大众就餐场所。然而,这种叫法很可能是一种古代腐败的遗迹。

据说南宋时,皇宫里连肉也不是每天都有的。有时宫廷侍官们为拉拢关系常自己掏腰包,请皇帝、贵族、大臣吃饭。一下子竟形成风气,由于是轮流请客,排队当值,称为“排当”。

后来,“排当”被引进到民间,成为简易、廉价、大众消费的形式。由于经常设在街边,摆有大量桌椅,同时广东人常称摊位为“档”或“档口”,也进而转变为“排档”了。

大牌档一般开在横街或巷内,在路边搭起档口,并在傍边摆设台凳供食客坐下。近年由于大牌档渐渐式微,年轻一代知道这情况的不多了。

dsc00189-1

象今天我们光顾的温哥华“排档”,已不是摆在街边的了,入室登堂了,但那种风味依然。能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还享受到这种原汁原味的家菜乡味,令忐忑的移民心情得到很多的安抚,我们真是有福!知足常乐,呵呵!

 

 

一个评论在“快意,回味,在温哥华排档

  • 2009-11-16 at 22:10
    Permalink

    希望大家都来发表发表“食在温哥华”的文章、图片介绍,炫耀 一下咱们加西村的幸福生活,这篇聊作抛砖引玉。

    Reply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