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企业搞定“神九”食品垃圾(组图)

密封袋的封口被放到显微镜下放大。

密封袋的封口被放到显微镜下放大。

密封袋的封口被放到显微镜下放大。
显微镜放大下的密封袋封口。
密封袋的封口被放到显微镜下放大。
密封袋的材料接受拉伸测试。
密封袋的封口被放到显微镜下放大。
测试密封袋的摩擦系数。 南都记者梁炜培摄 (南都资料图片)
南都讯 6月16日晚,随着“神九”成功发射升空,总部位于中山市石岐的太力集团内传来一阵阵欢呼声,由该公司研制生产的航天产品“航天飞船残留食品处理用品”正式在航天飞船上使用。一个小小的真空密封收纳装置,经过了5000次检测和3000余次实验才顺利“升空”。

已随“天宫一号”上天

“这个产品2009年就研究出来了,这次是在太空飞船中正式使用。”太力集团董事总经理饶志明说,2009年10月18日晚,太力集团举办中国航天飞船残留食品处理用品研制成功大会,中国航天中心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太力集团首次浮出水面,“这次是正式使用,”神八”时没有载人,去年9月”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时,就携带着航天飞船残留食品处理用品,它们已在太空飞行了大半年了。”饶志明说,当“神九”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航天员就可以正式使用中山太力研制的产品。

“神七”回收后舱内气味刺鼻

“物体在太空中是没有重力的,都会漂浮在空中,航天员所在的飞船空间非常狭小,并且是全封闭状态,在这么小的空间里,航天员的饮食、起居和工作中产生的废物,都会给飞船舱内带来无数有害物质,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将对宇航员的工作空间和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对飞船的运行也可能造成影响。”饶志明介绍说,“听航天城专家介绍,”神七”回收后,一打开舱门翟志刚出来后,舱内一股刺鼻的味道就扑面而来,以前在残留物处置方面没有太注重。”

为了保证对航天员健康不造成损害,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决定在飞船中使用相关收纳装置,在此背景下,太力集团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合作,成功研发中国航天飞船残留食品处理用品。

已签协议将开展下一步合作

太力开始研制航天员专用的残留食品处理用品,饶志明说,“研发过程对企业既是个考验,也是个锻炼。”太力在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的协助下,花费巨资建起高标准实验室,和国内多家高校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企业配置了各种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真空试验和检测设备,科研人员增加了70多人,“很多专业检测机构不能做的项目,在太力的实验室可以进行。”

“整个研究过程,培养了研究人员踏实、细心、严谨的作风。”饶志明介绍,企业在和航天员训练中心合作前,有专利150多项,而在研发航天残留食品处理用品成功后,专利达到300多项。

“单就经济效益上,企业投入的资金远远大于航天员训练中心付的费用。”饶志明说,作为国内家居用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企业将利用研发航天产品这个契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通过研发、管理、营销的创新,争取做成全球龙头企业。

据饶志明介绍,航天城专家对太力研发的产品非常满意,“双方已经签了协议,并将开展下一步的合作。”

数据

2008年9月接受任务,到2009年10月产品研制成功,共有30多位科研人员参与产品研制。

一项航天用品,需要检测5000次,每次的测量结果都要记录下来,经过5000次检测合格后才可以生产。产品研制成功后,航天人员在模拟太空环境中实验了3000多次,才随着“神九”进入太空。

回忆

接到“电话通知”以为是骗局

2008年年初,太力接到来自“北京航天城”的电话通知,电话内容是:他们的单位叫“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他们正在寻找外协研制航天产品的厂家,他们的科研人员通过对从市场上收集产自几十家企业的各类真空密封产品用半年的时间跟踪测试后,认为太力生产的真空产品密封性能最好,希望来太力工厂实地考察。

“当时企业认为这是个骗局,中国航天城怎么会找到我们?”饶志明说,太力最后接受了专家的考察。“他们自称是军人,但一没穿军装,也没有名片,没法核实他们的真伪。”饶志明说,但在随后的两天,这些专家的言行让企业放了心,“他们对太力的生产流程、科研实力、产品质量测试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因为在技术上他们更专业,这些折服了我们。”

与数十家企业竞标胜出

饶志明回忆,通过实地考察,太力的实力得到了对方的认可。随后,太力集团多次赴北京中国航天城,见到了杨利伟等航天人物,之后太力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对项目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和设计,“我们和另外几十家企业一起进行竞标,最后太力的方案通过。”饶志明说,随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再对太力集团领导、研发人员以及公司的背景等情况进行审查,最终,该项目通过航天专家一致评审。

揭秘

“升空”前历经3000次实验

太力集团董事总经理饶志明为你揭开“航天飞船残留食品处理用品”的面纱

Q:航天飞船上的真空密封收纳装置有哪些不一样的要求?

A:飞船内的残留物时间长了就会腐烂变质,因此用于航天飞船上的真空密封收纳装置,除要求在失重条件下方便收集处理、质量稳定安全外,还要求能长时间抑制细菌生长。太空中,除有关生命保障的物品外,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多带,按克计算的,因此对我们研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例如一个抽气泵,其形状、重量、厚度都要经过严密的论证,然后在实践中去进行检验;还有一项航天用品,需要检测5000次,每次的测量结果都要记录下来,经过5000次检测合格后才可以生产。

Q:研发方面也一定费了不少功夫吧?

A:2008年9月接受任务,到2009年10月产品研制成功,历时1年,共有30多位科研人员参与产品研制。由于产品对材料和技术等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单凭企业力量毕竟有限,很多检测不能单独完成,在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的联系下,很多检测项目是在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家高校进行的。

Q:研发成功后,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吗?

A:不行,还要经过数千次的实验。2009年4月,太力提供的航天产品全部通过了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在模拟太空环境中对产品的试验和检测,标志着产品研制成功,此后的时间,航天人员又在模拟太空环境中实验了3000多次,才随着这次“神九”进入太空。

Q:“航天城”为什么选择太力合作?

A: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过去航天产品项目基本是由军工企业或国营企业承办研制,但军工企业、国营企业在真空包装产品这一块很少涉及,所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把目光投向了民营企业。

Q:生产研制过程中如何保密?

A:签署协议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对股东、企业背景、研究人员等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企业有外资背景不行,股东任何一人有刑事记录不行,中途变换任何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对方批准。”此外,太力还按照要求和中国航天中心签署了保密协议,产品在航天员在太空使用前不得对外泄密,“即使将来开发生产相关产品,也需要航天员训练中心的批准。”

“太空中,除有关生命保障的物品外,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多带,按克计算的,因此对我们的研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比如一项航天用品,需要检测5000次,每次的测量结果都要记录下来,经过5000次检测合格后才可以生产。”

“签署协议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对股东、企业背景、研究人员等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企业有外资背景不行,股东任何一人有刑事记录不行,中途变换任何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对方批准。”

“当时企业认为这是个骗局,中国航天城怎么会找到我们?他们(考察专家)对生产流程、科研实力、产品质量测试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因为在技术上他们更专业,这些折服了我们。”

太力集团董事总经理饶志明介绍“航天飞船残留食品处理用品”研制生产过程

采写:南都记者杨同峰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俊永

俊永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