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写金山伯女人的女人

写金山伯女人的女人   

    伍可娉10 月份从美国旧金山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台山,此行的目的是她的长篇小说金山伯三部曲中的前两部——《金山伯的女人》、《要嫁就嫁金山伯》的作品研讨会。她与丈夫吴耀庭(美国中山德善堂监事长、驻美中华总会馆商董)在江门五邑大学的研讨会现场,谦逊地坐在主席台前。每当有人细读其作品的是与非之时,她都会露出温和的笑容,有时还低头记了下来,看来,所有人的发言,她都很留心。
    美国华人文艺界协会会长刘荒田 (首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最佳散文获得者)始终坐在她的身边给她鼓气。她的丈夫吴耀庭则一直与她仔细聆听每一个人的发言。要知道,他们俩可还是同班同学呢,且与中山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


    台山·中山·金山,创作的主题
    “台山、中山、金山是我写作永远的主题。伍可娉说。金山伯三部曲,不仅仅是文学创作,那是融入我血液中的责任。
    伍可娉出生在江门台山。那是一个华侨之乡,在她之前,她们家里好几代人已经在美国旧金山生活,到她已经是第四代。她对于自己的出生地台山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
    1959年,她考上中山医学院,在那里她与后来的丈夫彼时的同学吴耀庭相识。吴耀庭是中山人,后来他们在中山人民医院工作,一个内科,一个儿科,在中山工作了17年。
    她对中山有着美好的情感,她喜欢中山悠久的历史与优美的建筑。在她的作品中,她选取了中山的民歌——《望夫归》来表达金山伯的女人的梦想。她的四个女儿都是在中山出生的。
    1982年,她和丈夫带着四个女儿去了美国旧金山。我们到了金山后,才发现自己所学的在美国是不被承认的,我们的手术刀改成了剪刀,在唐人街开了个花店。为了生计,他们一直很忙。
    他们打拼得很辛苦,从自己及来到金山的亲人们身上,伍可娉看到了一种共性,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在召唤着她写下那些故事,1990 年她萌生了创作的念头。


    不写就睡不着,这成了寄托


    她发现她孩子们的孩子已经不明白她们的生活,孙儿们甚至不大会说中国话了,说起故乡来只会耸耸肩,这让她觉得悲伤。她觉得应该将自己这一辈以及上一辈以及上上一辈人的故事写出来,至少让孩子们记得他们是怎么来的。我不能让我们的历史消失在尘埃中……”
    她开始收集资料。她回到台山,访问一些当事人,又去倾听祖母、父母的故事。祖母后来成了她小说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采凤婆。
    她花了10年时间来写 《金山伯的女人》。白天她要去花店照看生意,晚上她就用笔一笔一笔地写。要是不写出来,我就觉得特别不舒服,不写不行,不写就睡不着。我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那些故事经常出现在我的睡梦中,我不知哭了多少次。
    吴耀庭回忆说:我只记得她在晚上不停地写,有时还一边写一边哭。她是用她的心在写,那些故事让她伤心,让她痛苦,后来写作成了她的习惯。
    2009年、2010年,《金山伯的女人》《要嫁就嫁金山伯》分别在美国出版。伍可娉怀着对祖国对家乡先贤的深厚感情,以自幼以来丰富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将隐藏在漫长移民史背后的万千侨乡妇女的命运,第一次写进现代文学。这两部长卷,为著名侨乡万千有血有肉的望夫石立传,真实地描绘侨乡妇女感情与欲望世界,立体地展现了侨乡社会的风貌,填补了华侨文学史在女性题材方面的百年空白


    谁是金山伯的女人?


    刘荒田在推介这两部著作时说:台山方言中,出洋谋生叫出路。从清代的卖猪仔到上世纪中叶,去出路的,绝大多数是男人。他们飘洋过海,一辈子能回乡两三次(一次称一),算得风光无限。第一,娶妻建房;第二,儿子成亲;如果有第三,那就是落叶归根。这就是人们对于这类人的称呼——“金山伯
    长亭送别的明眸皓齿,再见时变为鹤发鸡皮。截至改革开放以前,在台山境内,因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和身在海外的丈夫团聚的妇女,形成了一个相当庞大的特殊阶层。她们在经济上优于普通人,这是身为金山婆唯一的优越感。同时,她们长久地和配偶分离,守生寡的苦楚,一言难尽,也难以向外人道。极短暂的团聚,与生命等长的分离,空闺中的期盼,空床上的煎熬。《金山伯的女人》开明宗义的《木鱼调》有两句:摸下床中又无儿和女,摸下床边又不见郎,拙直浅白地点破女人毕生的致命之痛。
    这就是金山伯的女人们。


    鲜明的海洋特色


    1017日下午2时,在由五邑大学文学院、美国华人文艺界协会、江门市作家协会、江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台山籍旅美作家伍可娉女士《金山伯的女人》系列小说研讨会现场,来的评论家大多是女性。
    女性评论家来评女作家的作品似乎显得更细腻,她们从美学、女性书写、原生态书写、民族学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暨南大学教授黄章才的观点似乎更能切中作为金山伯女人系列的要点——它们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
    在现场采访中,伍可娉对于自己的创作显得十分谦逊。她表示自己一直在用心写,也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参加到第二届中山杯华人华侨文学奖的赛事。而她对于生活了 17 年的中山一直抱持着美好的情感。至于她的第三部作品,她执意不肯透露,请等候一段时间,这是个秘密,我希望把这个秘密保持到书公开出版的那一天。

 

来源:中山日报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